五险是哪五种保险?二金是什么?2025年最新政策与保障解析
五险二金: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框架
根据我国现行政策,“五险”包括养老保险、医疗保险、失业保险、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,而“二金”原指住房公积金和企业年金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2025年起全国将推行“七险三金”改革,新增长期护理险(长护险)和团体险,同时扩展住房公积金功能,形成更全面的保障体系。
一、五险的构成与核心功能
-
养老保险
作为社会保障的基石,养老保险要求个人累计缴费满15年,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可领取养老金。2025年政策调整后,缴费基数上限将动态挂钩社会平均工资增长,确保退休待遇与实际生活水平匹配。 -
医疗保险
覆盖门诊、住院及药品费用报销,部分地区已试点将慢性病管理纳入医保支付范围。2025年改革强调“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”全覆盖,减少垫付压力。 -
失业保险
非自愿失业者可申领最长24个月的保险金,2025年新增职业技能培训补贴,帮助失业者提升再就业能力。 -
工伤保险
覆盖因工受伤、职业病等情形,2025年将试点将“过劳死”“心理创伤”纳入工伤认定范围,强化劳动者权益保护。 -
生育保险
除生育医疗费用报销外,2025年政策将男性陪产假津贴纳入支付范畴,推动性别平等分担育儿责任。
二、二金的演变与新增保障
-
住房公积金
现行制度下,职工与单位按工资5%-12%的比例缴存,可用于购房、租房或住房改造。2025年起,部分城市试点允许提取公积金支付物业费、养老社区入住费等,拓展使用场景。 -
企业年金(原“二金”之一)
作为补充养老保险,企业年金由单位自愿建立。2025年新政鼓励中小微企业通过税收优惠参与年金计划,扩大覆盖人群。 -
长期护理险(新增)
针对失能人群的护理费用补贴,2025年起与基本医保同步参保。试点城市数据显示,个人年缴费约90元,可报销60%-80%的护理费用,显著减轻家庭负担。 -
团体险(新增)
由企业统一购买的商业保险,涵盖疾病、意外等补充保障。2025年政策明确团体险保费可享受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优惠,推动企业福利升级。
三、政策变化与实操建议
-
缴费基数动态调整机制
2025年起,五险二金缴费基数将按“上年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”的60%-300%区间核定,高收入群体缴费压力可能增加,但长期保障水平同步提升。 -
跨地区权益衔接
全国社保公共服务平台已实现养老保险关系转移、医保异地结算等功能,建议劳动者定期登录平台核对缴费记录,避免因工作变动导致权益中断。 -
维权途径
用人单位未足额缴纳五险二金时,劳动者可向当地社保稽核部门投诉,或通过“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”在线举报。2025年新政将企业社保合规情况纳入信用评级体系,强化监管力度。
如需更多帮助,请点击【免费获取方案】。我们的专家将为您提供个性化的社保规划建议,助您高效维护合法权益,最大化利用政策红利。